专题列表
泰州市科学技术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
科普惠农成果展
分类导航
图片集锦
大会盛况
科技工作者风采
领导讲话
大会文件

知识精英成"知本家" 记泰州中国医药城创新群体

5年前,这里还是一片阡陌纵横的农村开发区。5年后,这里“摇身一变”成为国内外生物医药产业的一方新热土,集聚了近500家中外知名企业,成为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医药高新区。

5年前,这里人才稀缺,资源禀赋严重不足。5年中,这里引进100多个院士董事长、教授CEO等领军人才和精英团队,11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

正是他们,泰州市中国医药城创新群体,走出了一条全球知名、业界瞩目的医药园区发展新路,一举改写国际生物医药发展版图。一座特色鲜明、产城一体的国际化创新之城,在苏中大地初展雄姿。

角色转型,知识精英当上“知本家”

中国医药城江苏源脉生物技术公司7月16日对外公布:该公司自主研发的一种新型生物科研设备,由美国著名杂志《R&D Magazine》授予“全球创新大奖”。获奖新设备,已在中国医药城投产,能将具有抗癌功效的人工合成基因注入细胞,同时完美保护细胞最原始特性。

成果背后,则是黄勇等几名海归博士的“华丽转身”。他们,从原来的知识精英迅速转型为用先进知识去创造财富的“知本家”。

在中国医药城,活跃着一大批这样的“知本家”:

郑心校是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美国整形外科移植协会科学委员会主席,长期从事免疫机理和融合蛋白、细胞治疗科研工作,一直梦想着创办一家集研发、生产于一体的生物科技企业,将中国传统中医学与西方现代医学更多地融合。怀着梦想,2007年他带着技术团队来到中国医药城,组建细胞及蛋白质治疗研发中心,第二年又在园区注册成立弗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10年实现重组蛋白类产品在江苏首次获得出口准许,3年来已创制出数十种具有全新功能的融合蛋白试剂。

药学专家安鲁凡近年研发的获得国家专利的新药,可以用于治疗急性胰腺炎、肾病透析,临床意义重大。日本一家同行企业找到了他,许诺“中国市场10年经销权”,让他放弃自己生产新产品——无需辛苦建厂,就有几亿利润上门。而他明确拒绝了日本人,到中国医药城创办了杜瑞制药公司。他觉得,如果让日本人“堵”在国内,我们的创新药就很难跨出国门。如今,这个新药已申报生产。

四军大的年轻女博士罗进,2007年带着在手的“靶向性治疗乙肝技术”课题来到中国医药城,成立了安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首次在全球将体外培养细胞规模化用于慢性肝炎治疗。几年下来,企业拿到了国家生殖健康产业生物医药基地的牌子,并与京沪宁杭等地大医院开展合作,年产值以百万级递增。

罗进、安鲁凡、郑心校们认为,在生物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身处“中国创造”核心圈的科技人员,仅仅专注于技术是不够的,更应该直接参与到“中国创造”的推广普及之中。

竞相加盟,国际化人才摘取最前沿成果

8月8日,是瑞莱生物科技(江苏)公司在中国医药城开业1周年的日子。而一手创办这个公司的,是美国科学院院士威廉姆·鲁特先生。

美国院士何以加盟中国医药城?原来,身兼ReLIA(瑞莱)生物科技公司董事长的威廉姆·鲁特,此前曾3次亲临考察,对中国医药城的国际化追求,印象深刻。瑞莱江苏公司自2010年10月落户医药城,现已完成多功能快速免疫检测系统“ReLIA”生产线调试,将成为瑞莱在全球最重要的产地。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终身教授、华人科学家刘奋勇,是一位病毒学与抗病毒药物领域的世界重量级学者。2006年,他回国讲学时考察过中国医药城,医药城人的全球视野和创业热情感染了他,次年4月就在中国医药城主持创办泰州市病毒研究所;2008年1月,又注册成立了亲和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很快,他们在这里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块禽流感诊断生物芯片,将诊断时间从7天缩短为2小时,并研究出45分钟就能检测出所有流感病毒的芯片。刘奋勇还在医药城建立了国内最完备的病毒资源库。今春以来,柬埔寨不明病毒致死数十名儿童,国际卫生组织专门找到医药城的刘奋勇,讨教有关问题。

国际化领军人才竞相加盟,医药城先后聘请3名生物医药类诺贝尔奖获得者、6名美国科学院院士、22名中国院士、5名世界著名制药集团CEO担任发展顾问,并邀请国际名家参与园区规划设计,建成了一批具有浓郁国际气息的环境景观和服务项目。

以才聚才,变单打独斗为协同创新

美国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谢晓亮7月初第4次飞抵泰州,正式敲定在医药城创办亿康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从事极微量DNA基因组测序试剂盒、高通量基因组测序仪器及试剂研发与产业化。

医药城招商局负责人介绍说,谢晓亮这位“美国牛郎”能加盟中国医药城,可以说是被先前落户的康为世纪生物公司董事长王春香这位“织女”给吸引来的。王春香博士领衔的康为世纪公司,自2010年落户医药城以来,全力打造高品质生物试剂产品链和技术服务链,现已成为国内生产生物试剂最全的公司。

“我前前后后到中国医药城和康为世纪公司考察了三次,天时地利人和三大因素都让我看好这里。”谢晓亮在电话里告诉记者,他的好搭档王春香,还有读加州大学研究生时的同学,都在中国医药城落户了,“我再不来,就跟不上脚步了。”谢晓亮近期还决定与先前落户医药城的王春香、黄岩谊、陆思嘉等一起,共建科学家工作室,主要从事与测序有关的研发与协同创新。 “从招引单个海归到以才聚才,再到突出招引多个领域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这是医药城招才引智正在实现的重大转变。”中国医药城负责人多次这样强调。

中国医药城的魅力,还在于举泰州全市之力打造高端的生物医药专业链条服务平台。

1.5亿元的设备投入,有美国抗体药物界领军人物指导,中国医药城大分子平台代表着国际最高水平,能为基因蛋白和抗体新药提供从研发到临床各环节的专业服务。由泰康公司和医药城共建的这个大分子平台,现已聚集20多家企业的25个新药、400多名专业人才。泰康总裁裘霁宛介绍说,“短短两年来,这个平台上已有5个新药走向临床,5个成为国家重大新药项目,这在国际医药界都属神速。”

以才聚才,协同创新,中国医药城形成了一个“强磁场”。截至目前,已有100多个海归创新团队落户,集聚中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56家,吸引1300多名带着创新“种子”前来孵化的高层次人才,已有400多项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医药创新成果落地申报。国家卫生部部长陈竺考察之后这样评价:“位于泰州这个三线城市的中国医药城,现在成为国家的医药城了,泰州在这个领域里就是生物医药的一线城市、中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