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动物纲可分为原兽亚纲和兽亚纲两个亚纲。原兽亚纲包括现存的单孔目和众多的早期哺乳动物,其中单孔目为卵生,这个亚纲的史前成员可能也是卵生。原兽亚纲也常被分成三个不同的亚纲,其中单孔目保留在原兽亚纲,一些最早期的哺乳动物被列为始兽亚纲,而多瘤齿兽类被单列为异兽亚纲。兽亚纲是胎生的哺乳动物,包括现存绝大多数哺乳动物以及一些早期的哺乳动物。现存的兽亚纲可分为后兽下纲和真兽下纲,后兽下纲即有袋类,可能兽亚纲的其它早期成员也具有类似有袋类的特征;真兽下纲即有胎盘类,是自新生代以来至今的在大多数地区占统治地位的动物。哺乳动物的现存种类在脊椎动物中算是比较少的,平常也不如鸟类等容易见到,但是地位非常重要,占据着食物链的各个环节,从初级消费者直到食物链顶端,其体型和习性的差别之大没有其它现存动物可以相比,而有些哺乳动物仅一个种类就可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影响。哺乳动物虽然在海洋和天空并未占据优势,但却是海洋和天空中不可忽视的成分。哺乳动物的这种多方面的发展,除了中生代的爬行动物以外,还没有其它动物可以相提并论。哺乳动物的史前种类比现存类型更具多样性。本专题以介绍现存哺乳动物为主,但是也简单介绍一些史前类型,一些已经灭绝的目单辟哺乳动物起源和中生代哺乳动物以及早期新生代哺乳动物两个章节来介绍,而现存各目的史前成员和与现存各目有一定关系的已经灭绝的目则放在现存的目中捎带介绍。下面的分类列表则只涉及现存的目。

哺乳动物分类列表 |
:原始的卵生哺乳动物,包括现存的单孔目和很多早期哺乳动物。
|
哺乳动物起源和中生代哺乳动物 |
哺乳动物是新生代的统治者,但是哺乳动物的历史远不局限在新生代,在中生代早期就已经出现,而其起源更可追溯到古生代后期爬行动物刚出现的时期。 |
![]() ![]() 早期的兽孔类与楔齿龙类非常相似,而晚期的一些进步的兽孔类则与哺乳动物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兽孔类从早期的始巨鳄起,到二叠纪晚期就迅速分化出以肉食为主的兽齿类(有些晚期种类是植食性的)和植食的缺齿类。在古生代二叠纪晚期地球上第一次物种大灭绝时,兽孔类也有不少种类灭绝,但在中生代三叠纪早 ![]() ![]() 早期的兽亚纲包括对齿兽目、完兽目和蜀兽目等,这些早期的兽亚目成员可能已经是胎生的哺乳动物,其繁殖习性可能类似现代的有袋类,但它们比有袋类更加原始,尚保留一些进步爬行动物的特征。其中对齿兽目和完兽目代表最原始的兽亚纲成员,并入祖兽下纲,蜀兽以我国四川侏罗纪的蜀兽为代表,是一个独特的类群,单列为阴兽下纲。兽亚目的现存代表后兽下纲(有袋类)和真兽下纲(有胎盘类)均出现于白垩纪,早期的有袋类为类似现在美洲的负鼠的小型食虫性动物,化石发现的不多,但在史前的分布远比现代广泛。最早的有袋类化石发现于北美洲,在白垩纪可能在北方大陆各地都有分布,但是后来则在北方大陆,直到南北美洲再次相连后真正的负鼠才再次进入北美洲。最早的真兽类是些于现在的食虫目非常类似的动物,过去曾列为食虫目的一个类群,称为原真兽类。原真兽类现在已经不属于食虫目,成为一些早期真兽类的泛称,可能包括其它各类真兽的祖先。在恐龙灭绝后,真兽类在大部分地区进化迅速,到始新世就已经达到全面繁盛,陆地上再次出现仅次于大型恐龙的巨兽,并且已经开始向海洋和天空进军了,其中在海洋中产生了历史上最巨大的动物。后兽在北方大陆没落,而在大洋洲和南美洲等南方大陆则取得优势,和其它地区的真兽类平行进化。 |